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3
1

創業本身就是一種最初步的變革。

一項事業能不能活下來,有很多因素,即便活不下來,也可以馬上止損出場。這樣的概念其實跟 DevOps 或是敏捷的想法很像:「找出問題(或市場)、嘗試、自省、學習」,這樣的循環。

不可能的任務

為什麼會說創業是一種不可能的任務,原因在於幾乎是從無到有要建立一家公司。即便我們可能想著說「我做的東西已經有其他的人也在做了」,但你要思考的是如果對方已經在做了,那為什麼對手要讓你進來跟他分一杯羹呢?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想著怎麼樣在這麼多跟你有一樣競爭能力的公司,甚至量體規模比你更大的公司上,去找出一塊屬於自己可以經營的事業。
看過很多商管的書,書中的作者或是被訪談者,都很常講變革創新。其實創新,就是我們常常在說的變革,因為我們正在改變本來可能不存在,或是人們甚至自己都不想做的事情。很多事業成功的老闆其實在報章雜誌也幾乎分享過,「如果想要成功,你就得要變革」。如果死守在一個市場、技術、甚至是客戶,企業是無法成長的。其實這個說法是很有道理的,如同我前面說的,當別人看到你做出一番成績的時候,他也會想要進來分一杯羹,所以如果當一間企業不開始改變的話,那該企業的市場也沒有擴大情況下,獲利能力自然就會減少,甚至是的爭對手變多了,導致企業存活下去的機率也會下降許多。

這邊所講的都是已經存在的事業、或者是你的競爭對手。那還有一種說法是藍海策略,這種藍海策略定義是人們可能沒有做,或者是已經做過但後來撤退的,甚至是其實根本沒有人知道原來這個業務是可以做的。

現在很多人說的是找到藍海,也就是怎麼樣在一個沒有什麼人所處在的環境下,去發展自己的事業,因為這樣子這種事業可以發展的比較沒有壓力,而且競爭對手可能初期也不會會發現原來有這樣子的東西可以做。不過也是有說法說,當都沒有人做的東西,也有可能就是前面的人嘗試已經失敗了,所以才沒有人做這些事情或者是這件事情其實根本不值得或者是他沒有經濟的規模效益來做這件事情。

自省

從顧問、或者是技術專家的身分,轉換成為老闆或者是經營者的時候,反省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我要說這件事情的原因在於,在當技術人員、或者是顧問的時候,我們通常給客戶,或者是給主管老闆等等角色,我們因為有的專業,所以我們只會講所謂最正確的答案,這個最正確的答案就是我們所希望或者是我們認為最好的解決方案。

但是在商場上,因為環境、成本、或者是人事的考量等等的,要思考的方向變得很多,所以有可能我們提供的專業解法、可能在這些環境交織下,反而不一定是最好的解,那這個時候我們所需要的能力就是持續的嘗試執行,以及去反省這樣做是不是對的。

那所謂的自省,不是只有在做錯事才來反省思考,甚至是你平時都要時時刻刻想著,這個問題背後的本質的問題到底是什麼?甚至我們會需要思考,做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是對的,是不是真的客戶要的。
我們要站在隨時思考,這個東西不是最完美的,有沒有更完美可以滿足客戶,或者是買方願意付錢的解決方案等等。那這樣的反省能力,才能促成我下一個想要分享的持續學習的概念。

創業,或者是經營都是充滿著風險,而高獲利通常都伴隨著高風險,面對風險我們能夠做的事情,就是執行許多的預防措施,這些預防措施其實也是來自於反省,以及面臨到問題後,採取反省的流程後,去發展出一項策略,確保這件事情再度發生時,所得到的衝擊能否降低,甚至是不會再度發生。

持續學習

持續學習的觀點,在我們現代資訊如此發達的年代,已經是一種基本必備的能力。

持續學習的力量,對於創業者來講是很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們所追求穩定發展、獲利的企業,過程中必然伴隨著高風險的嘗試,才有辦法達到穩定的發展。如果追求安穩,公司是很難穩定發展的,因為隨時會被外在不確定的任何因素,例如政治(近期的關稅議題),法規(ESG, GDPR)等等的可能就會限制企業的發展,甚至被迫關閉。

另外一種學習,是從客戶,或者是顧客那邊學來的。意思就是說你必須主動去了解客戶到底在想什麼,或者是市場現在討論什麼樣的議題,透過這樣子的學習來制定策略。經營一間公司。無論你是做解決方案、或是產品,都需要持續的學習,去改善自己的產品,或者是調整自己的經營方式。


上一篇
現金流(一)
下一篇
戰略研究與想法
系列文
如何營運一間公司3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